3月份,春節的季節性因素消退,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將**顯現。一方面,中國正在力促復工復產,寧波舟山港推出了促進卡車司機復工的政策,上海港推出了加快集裝箱在港口周轉的政策,港口船舶掛靠艘次出現回升的勢頭。據《勞氏日報》統計,今年第八周,上海港和洋山港掛靠的船舶艘數增加至426艘,已經高于2019年同期。另一方面,歐美發達經濟體新冠疫情發展迅速,意大利、德國、法國、美國確診病例數快速增長,各國采取的措施也逐步升級,勢必影響當地產業鏈及居民消費,影響集裝箱海運需求,使貨量反彈的不確定性大幅增加。作為應對,班輪公司目前已經減少了亞歐、跨太平洋和亞洲區內航線30%至60%的出口運力。綜合考慮,3月市場運價將繼續下跌。
相關機構下調了2020年集運市場預測:Alphaliner預計2020年集運市場運力增速為3.1%,較1月預測下調0.4個百分點;全球集裝箱港口吞吐量增速預測為1.5%,下調0.7個百分點。克拉克森預測2020年集運市場運力增速為3%,下調0.1個百分點;需求增速為2.1%(含運距),下調0.3個百分點。BIMCO在其*新的集運市場展望中表示,盡管2020年全球GDP增速將恢復,但“貿易/GDP”乘數仍然處于低水平,進而限制了集裝箱運量的增長,而推動集裝箱運輸需求的發達經濟體的增長預計也將進一步放緩。因此,2020年,集運市場的供需平衡將再次惡化,承運人也很難轉嫁額外的燃油成本。
數據來源:上海航交所(2019年2月8日、5月3日、10月4日指數停發3期,2020年1月春節期間指數停發2期)
油輪運輸市場
3月6日OPEC+會議未達成減產協議,沙特啟動增產掀起石油價格戰序幕。短期看,低價囤油窗口期將給二季度油輪淡季帶來一定正向影響。長期看,鑒于疫情向全球蔓延的趨勢,OPEC、IEA和高盛等機構將2020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分別下調了23萬桶/日、36.5萬桶/日、60萬桶/日。從需求端看,中國疫情緩解、復產后的進口重啟有望給運價提供底部支撐。從供給端看,新船訂單走低,拆解上升,運力凈增可控。根據克拉克森預測,2020年原油輪需求增幅3.1%,供給增幅3.5%,其中VLCC需求增幅3.9%,供給增幅4.5%。
2019-2020年中東到中國TD3C航線WS走勢對比圖